“铜山三苏”齐名“眉山三苏”
唐 林
提到“三苏”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“眉山三苏”(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)。然而在北宋时期,“铜山三苏”与“眉山三苏”齐名。宋代四川首个状元苏易简、书法家苏舜元、诗人苏舜钦祖孙三人,比“眉山三苏”成名更早。其中,苏舜钦名气最大,与宋诗“开山祖师”梅尧臣合称“苏梅”。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大家,“以书为乐”的始作俑者,补写怀素《自叙帖》被誉为“残章片简,传播天下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江铜山公园三苏像
影响宋代书风
苏易简祖孙三人的籍贯,有梓州铜山(今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),绵州盐泉(今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)两种说法。铜山苏氏是北宋四川五大书法家族之一,另外四家分别是眉山苏家(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苏过、苏迈、苏迟等)、双流李家(李骘、李时雍、李时敏等)、华阳勾家(勾中正、勾希仲)和阆中陈家(陈尧佐、陈尧叟、陈尧咨)。从文化影响来看,还是眉山苏家和铜山苏家最大。
铜山苏家多人善书。祖父苏易简工书法,善书札,行笔尤工,是北宋著名的书画收藏家,著有《文房四谱》《续翰林志》等。父亲苏耆继承了三国钟鹞、东晋王羲之、唐代怀素的书法艺术,而又自成天然之趣。苏舜元的草书今唯见刻于文氏《停云馆帖》的《杂书帖》,另有一些散见于各地的碑刻。苏舜钦,字子美,代表作有《沧浪亭记》等,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建筑之一沧浪亭即为其初建。《宋史》说他“善草书,酒酣落笔,争为人所传”。据说范仲淹写成《岳阳楼记》,欲立石刻,便请欧阳修书写,欧阳修则推荐了苏舜钦。苏舜钦写成之后,人们争相临摹,一时洛阳纸贵。
苏舜钦与哥哥苏舜元的书法,影响了北宋书风。宋代书法四大家中,蔡襄和米芾早年的草书中皆有“二苏”的成分,米芾感慨:“舜钦如五陵少年,访云寻雨,骏马青衫,醉眠芳草,狂歌院落。”黄庭坚更视之为翰墨豪杰、“四十年来绝难得知音”,并作《跋苏子美帖》。他说:“予学草书三十余年,初以周越为师,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,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,乃得古人笔意;其后又得张长史、僧怀素、高闲墨迹,乃窥笔法之妙”。诗人陆游则写有《观苏沦浪草书绢图歌》,以“利刃猛斫生蛟螭” “墨渴字燥尤怪奇,百魅潜影神灵悲”再现苏舜钦作草书时酣畅痛快地挥洒及笔力的震撼,特别是“束云作笔兮海为研”想象奇伟,是难得的佳句,使人读后如见其人、如睹其书。
玉江河畔的苏公笔
补写“中华第一草书”
苏舜钦补写怀素《自叙帖》前六行,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段佳话。唐代书法家怀素以“狂草”名世,史称“草圣”,其《自叙帖》被誉为“中华第一草书”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《自叙帖》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,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,活泼飞动,笔下生风,“心手相师势转奇,诡形怪状翻合宜”。遗憾的是,这卷作品的前六行在北宋时就已残损。
怀素的《自叙帖》当年藏于苏家,苏舜钦的祖父苏易简、父亲苏耆、哥哥苏舜元都有续补之意,但一直不敢轻易下手。可以说,补《自叙帖》是苏家几代人的心愿。父亲死后,《自叙帖》传到了苏舜钦的手里,补《自叙帖》成了苏舜钦的一大愿望。于是他照着残损的字迹,另纸补写后接在前面,使其完整。他补写的字迹与原帖形似神更似,如出自怀素之手。线条连绵动感,如月照流水,光影浮动,令人目不暇接。用笔圆劲沉着,矜奇秀隽又挥放自如,“如古之任侠,气直无前”。苏舜钦的字迹还见于一些刻帖,如宋帖《凤墅帖》和《姑苏帖》。
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,苏舜钦的“学书为乐”“论笔法”对欧阳修、苏东坡等影响极大,苏舜钦的“明窗净几,笔砚纸是,皆极精良,亦自是人生一乐”,是中国历代书法之名句。苏舜钦年仅41岁就去世,欧阳修感叹:“自苏子美死后,遂觉笔法中绝。”一代文坛领袖感叹,晚唐传统随着这一代精英文人的故去而泯灭。今书法家、书法史家王家葵认为,苏舜钦是苏东坡之前蜀中最著名的书家,“吾蜀书家,东坡以前可供矜夸者允推苏沧浪(舜钦)。”
敬告: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,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,请勿转载。
来源:《成都日报》2022年7月18日第8版
作者:唐 林(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,《四川美术史》作者)
图源:封面新闻
方志四川部分图片、音视频来自互联网,仅为传播更多信息。文章所含图片、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。